(《春秋繁露·基义》[12])而作为人之五德(仁义礼智信)是与五行相比附的结果,因此,纲常伦理、道德规范均源于天,是不容质疑、永恒不变的。
在他们的视域之中,占筮结果是神秘天道的直接体现。不难发现,易家至周代在人员构成上发生明显的变化,较之早期世守的史巫之士,周代的易家又增加了贵族知识分子,这些人代表易家思想发展的新阶段。
孔子在易中勾勒的终极善,即是天道所佑之吉。尽管儒生对易家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认可与继承,但我们必须明确汉代的儒生与先秦时代的史巫之士有着明显的不同。我们可以推断,阴阳灾异之说与《彖》《象》等内容必然有所不同。随着孔子开始将《周易》作为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加以解说与传播,儒生有意识地将筮法的判断标准与个人品德挂钩,并对其中之文辞进行儒家化的解读,逐渐转化成一套完整系统的道德伦理体系。作为周礼的拥护者,孔子对于易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敏锐地认识到易在占筮之外的两个核心功能:其一是易对于天道的描述与体认。
《随》卦卦辞本是无咎的,但穆姜认识到自己没有元亨利贞四德,因此不能得此无咎。事实上,虽然孔子确实曾经研易、读易,并对易做出相当程度的改造,以此教授部分学生,但由于易的诞生年代以及易家将其作为卜筮之书加以传播远在儒家学派形成之前,且先秦时代易的主流运用依然是以占筮为主,所以孔子虽以易为课程教导学生,然在孔子之后,弟子所学各有不同,加之孔子自身对于易中筮法又言之不详,就使得儒家学派内部并没有将易视为自身学术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结果是儒家中有部分学派并没有继承孔子关于易的思想,这从孟荀对易的态度之中可见一斑。及其衰,而帝王之统绝,儒者犹保其道以孤行而无所待,以人存道,而道可不亡。
出义入利,人道不立,出利入害,人用不生。轻重之衡,公私之辨,三者不可不察。治统之乱,小人窃之,盗贼窃之,夷狄窃之,不可以永世而身。在政治层面,官僚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统治阶级专政腐朽,贪腐之风十分严重。
[6]535他对义进行了三种层次的区分,三种层次之间有轻重公私之差,其中,国家民族利益是古今之通义,天下之大公。[8]623诸子在格物致知之功方面难以比拟管仲,但他们的博识多才、通达智慧的能力也值得肯定,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儒家之统被窃,矫饰虚妄、滥竽充数之风兴起,小人假饰成君子,庸人伪装成圣贤。王船山说:天地之产,聪明材勇,物力丰犀,势足资中区而给其卫。其具有明显的现实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等特点。作为一名继往开来的启蒙思想者,王船山深刻地审视和反思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与思想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性地总结。
天以二气成五行,人以二殊成五性。[4]522在具体举措方面,王船山主张通过薄赋轻役来养民。[9]557 其次,主张道德教化。由曾国藩所倡导的洋务运动便受到王船山政治思想的深刻影响。
此外,王船山认为法与情对立但不可偏废。他提出德立而后道随,道立而后政随的执政主张,重视道德教化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
良币被劣币驱逐,天下之亡亦近矣。并进一步为暴君污吏的产生提供肥沃的土壤,从而造成社会统治面临崩溃,政治危机由此产生。
而治统是指天子之位,尤指具有良好道德品性的圣明统治者。更以论国初三大儒,惟船山先生纯是兴民权之微旨。民心的稳定关涉到国家的根基,统治者应怀有恤民之心,并主动体恤生民之苦。王船山批判任人废法的主张,认为这会造成下以合离为毁誉,上以好恶为取舍,废职业,徇虚名,逞私意[6]397的诸多弊端。正如吕坤所描述的:民心如实炮,捻一点而烈焰震天。王船山沿袭了传统儒家政治哲学德主刑辅的基本路径,主张执政者重视教化,轻省刑罚,主要通过道德规范民众的行为。
执政者应努力践行清廉、谨慎、勤勉的工作准则。另一方面,他提出宽以养民的主张。
执政者应当积极选拔并重用忠贤之才,并为贤者提供良好的参政环境,以此来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局面的形成。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圣人所以依人而建极也。原文参考文献: [1]萧萐父,许苏民.王夫之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宋应星.天工开物.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6. [3]吕坤.吕坤全集:上.北京:中华书局,2008. [4]王夫之.黄书//船山全书:第12册.长沙:岳麓书社,2011.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王夫之.读通鉴论//船山全书:第10册.长沙:岳麓书社,2011. [6]王夫之.船山全书:第10册.长沙:岳麓书社,2011. [7]王夫之.周易外传//船山全书:第1册.长沙:岳麓书社,2011. [8]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船山全书:第6册.长沙:岳麓书社,2011. [9]王夫之.礼记章句//船山全书:第4册.长沙:岳麓书社,2011. [10]王夫之.尚书引义//船山全书:第2册.长沙:岳麓书社,2011. [11]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1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12]王夫之.宋论//船山全书:第11册.长沙:岳麓书社,2011. [13]谭嗣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进入专题: 王船山 。
并以诚信安抚民众,倾听百姓的合法诉求,从而保障百姓的合法权益。王船山清楚认识到贪腐背后隐藏的政治危机,由此鲜明地提出重法倡廉的执政主张。[6]479 王船山认为治统与道统的关系十分紧密,两者对于治国而言都是相当重要而不可失的,天子之统如果被小人、盗贼与夷狄所窃,会使日月失轨,五星逆行,社会陷入失序混乱之中。他说:仁义之施,所及各有量。
他主张:治道之裂,坏于无法[6]654。社会居于不得不变之势。
……故严以治吏,宽以养民,无择于时而并行焉,庶得之矣。[11]27由此可见王船山对法治的重视。
最后,注重民本主义思想。原发信息:《船山学刊》第20194期 内容提要:王船山哲学思想体系宏大而丰富。
次则黄梨洲《明夷待访录》,亦具此义。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家熊十力曾说:儒家尚法治,独推王船山。无他,唯不知人而任之,而宋之亡,无往而不亡矣。人性论是国家治理与道德文化建设的形上学基础,因此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和讨论。
王船山反对权力的高度集中化,并严格界定了中央与地方各级之间的权力。最后,王船山从义利观的角度阐明义之价值,在继承传统古代大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与生民之生死重于一姓之兴亡的政治主张,因此执政者要实施惠民、利民与藏富于民的政策,从而将天下之物用之于民。
王船山由严以治贪的思想生发出严以治吏与选贤用能的政治主张,力求肃本清源,维护百姓的合法利益和社会的稳定。严治上官,督促上官遵循法制律令,为下官的政治建设敲响警钟,可以使贪污之风止息。
[7]850王船山高度肯定了人作为主体性的价值,并基于人性的角度创造性提出了继善成性与性日生日成的观点。明清之际乃天崩地解海徙山移之时代。